好口特产

好口特产 > 饮食礼仪

左公柳.东坡肉.牛玉儒砖

  
西出嘉峪关,漫游于丝绸古道,不时可见沿途有一些合抱粗的杨柳树,虽伤痕累累,满身疮痍,却苍劲?韧,铁骨铮铮,以顽强的生命姿态抵御着戈壁狂风、飞沙走石。这就是著名的“左公柳”。  
略知清史的人都知道,清光绪年间,新疆阿古柏搞分裂叛乱,由于国力衰微,权倾朝野的李鸿章等人力主放弃新疆,左宗棠却力排众议,以花甲高龄主动请缨率领部队出塞,抬着棺材行军,表明以死报国之志。并且,为改变边疆荒漠景象,他还亲率部队沿途遍栽杨、柳、沙枣树,名曰“道柳”。  
经过一年多的血战,新疆全境收复,“夜奏甘泉书报捷,重恢疆域种葡萄”,左宗棠率部所植从兰州到哈密、从哈密到乌鲁木齐的道柳,也“连绵不断,枝拂云霄”。  
清朝大将杨昌浚到新疆筹办军务时,看到一路绿树成荫,激赏不已,写下了“大将筹边尚未还,湖湘子弟满天山。新栽杨柳三千里,引得春风度玉关”的著名诗句。为纪念左宗棠筹边新疆、为民建福的不朽功绩,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,称为“左公柳”。  
以历史名人的名字来命名某种物品,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罕见,三国时诸葛亮留下了“孔明灯”,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为方便行军携带而发明了“戚继光饼”,孙中山留下的“中山装”,更是造福几代中国人。而酿酒专家杜康就干脆成了酒的代称,于是便有了曹操“何以解忧,惟有杜康”的名句。  
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发明的“东坡肉”,更是名传中外,至今还是许多饭店的名菜。就说这东坡肉吧,肥而不腻,香甜可口,相关传说颇多,杭州人说是苏轼在当杭州通判时发明的,湖北黄州说是苏轼贬到黄州时的产物,四川眉州自然就把这当作看家菜,也甭管是在哪儿发明的吧,只要吃着香就行。  
但话又说回来了,如果没有雄浑壮阔的“大江东去”,没有柔肠百结的“千里共婵娟”,没有禅机无限的“只缘身在此山中”,谁会知道什么“东坡肉”?  
“江山代有才人出”,最近,感动着无数人的好书记牛玉儒也传出一段“牛玉儒砖”的佳话。呼和浩特市的人行道原来铺的大都是红红绿绿的彩色薄瓷砖,好看但不实惠,既不结实又在雨雪天容易积水,还常使人摔跤,群众意见很大。  
牛玉儒出任呼市市委书记后不久,就发现便道铺设的彩色薄瓷砖存在的这些问题,他当时很生气,就严厉批评有关领导说:“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,我们这样做要怎么能对得起老百姓,与其让老百姓骂你们,不如我骂你们。”  
于是,他当即拍板要换砖重铺,并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,亲自参加地砖的选购,经反复筛选,最终定下了这种十多厘米厚、渗水力强而又结实实用的小青砖,呼市市民亲切地称作“牛玉儒砖”。  
“人过留名,雁过留声”,时下的某些官员,往往热衷于大手笔,大动作,大项目,以为这才是政绩、水平,这才能青史留名。  
其实,一个领导要给百姓留下好印象,给历史留下点东西,不一定要靠某某大厦、某某一条街、某某商业城那样的宏伟大业;即使是种树、铺地砖甚至是发明一种菜肴这样普普通通的事情,只要你为百姓着想了,你花费心血了,搞出名堂了,就都是一番业绩,一段佳话,也都是有价值有水平的,同样也会青史留名。  
不信,有机会你去看一看丝绸古道上的“左公柳”,去踩一踩塞外青城的“牛玉儒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