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口特产

好口特产 > 河南 > 安阳

安阳必吃美食攻略

安阳有很多好吃的美食,不知道的朋友别着急,供大家参考借鉴,欢迎浏览!

安阳三宝--血糕、粉浆饭、皮渣。

粉浆饭“三大宝”之一,为安阳独有。其特点:香醇浓郁,酸甜适口,有清热败火之效。熬制粉浆饭以绿豆粉浆为主,配以优质小米、大豆、花生仁、精盐、适量荤油,出锅后浇上糊葱花汁,撒上香菜沫。

老庙牛肉

老庙牛肉是国家级地方名馐,自明朝末创始以来,其独特工艺流传至今。300年来,素有“豫北之花,中华一绝”之称。

老庙牛肉软包装在传统技术秘方基础上以非疫区上等牛肉为主料,佐以十八种名贵香料,在陈年老汤中,经多道工艺精制而成。产品卫生,质量达到标准,且将取得国家ISO9000质量认证。曾先后获得九一、九二年河南省星火科技优秀项目奖。九二年第四届国际踩伞,跳伞锦标赛产品评比一等奖。九四年荣获河南省地名金奖及河南省农村科技博览会金奖,同年荣获晋、冀、鲁、豫四省优质名牌金奖。95年北京国际精品展览会即经贸洽谈会金奖。国家政协副主席杨静仁为老庙牛肉题词“面向市场,发展经济”。中央领导杨成武、王首道、马文瑞分别为老庙牛肉题过词。

安阳三熏

“安阳三熏”在豫北、冀南、鲁西、晋东和京广铁路沿线各大中城市久负盛名,是一种具有独特风味的食品。安阳"三熏",创始于1922年。其特色是:制作工艺讲究,选料严格,工艺精细,成品呈柿红色、油润闪亮、松香浓郁、入口脆烂、回味绵长、肥而不腻、干净卫生,能防蝇、避虫、夏季不易变味,宜于旅游携带。曾多次荣获"优秀食品"称号。?

曹马芝麻糖

安阳县崔家桥乡曹马村芝麻糖闻名全国,其独特技艺已历五百余年。这种芝麻糖质地细腻,酥、薄、轻、空、无渣适口,不粘牙,不粘手。已载入《河南省企业录》。

安阳燎花

燎花乃安阳市(旧称彰德府)传统点心,久负盛名,而以锦泰店制作的最为优良。据清嘉庆《安阳县志》载:"锦泰、钢泰之燎花均甚驰名"。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。

燎花,属南方糕点。据传清代时,浙江一位吴姓糕点师傅上京谋生途中,因病滞留安阳,经当地人悉心调理得以康复。他有感于安阳民风淳厚,便定居于此。并把制作燎花的技艺传出来。燎花一出,深受欢迎,使南点在北方扎了根,历经二百余年不衰。

成品燎花,造型美观、面色金黄、剖面洁白、状如蜂巢、外撒对丝、浪似蓼花,故又叫蓼花。落口香甜酥脆、软绵易消化,营养丰富,老少皆宜,被视为节日聚餐珍馐,馈赠亲友佳品。

内黄大枣

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美称,与山西和新郑并为中国大枣三大产地。品种现有51个,以扁核酸产量最大,此品种鲜果含糖量34.9%,干果含糖量59.8%,并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,以及十几种矿物质,为保健美食佳品,明清时期被定为贡品,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展出时受到热烈好评,被誉为“东方玛瑙”。内黄红枣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,红枣加工制品20多种,畅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,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。内黄大枣品质优良,个大肉厚,酸甜可口,营养丰富,并富含果酸,十八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有“百果之王”和“活维生素丸”之誉。我们国家自古就有“每天三颗枣,永远不会老”的谚语。枣做为一种高级滋补果品早就被古代医学所推崇,也被现代医学所证明。枣的维生素、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含量远远高于其它水果,是名副其实的“百果之王”。

林县山楂

又名北楂。产于河南林州。有豫北红和林红两个品种。特点:豫北红单果平均重7.8克左右;林红单果平均重11克左右。色泽深红,果圆,果点突出。林州地处豫北,太行山东麓,地势较高,气温偏纸,土壤以棕壤、褐土为主,呈微酸性。其山楂树高5米左右,结果多,产量稳定。

太行山核桃

(1)补虚强体,提供营养。核桃是很难得的一种高脂肪性物质的补养品。(2)消炎杀菌,养护皮肤。据临床报导,将核桃仁捣烂制成的核桃焦油氧化锌糊膏,治疗皮肤炎、湿疹,可达100%。(3)防癌抗癌。核桃对多种肿瘤,如食道癌、胃癌、鼻咽癌、肺癌、甲状腺癌、淋巴肉瘤等都有不错的抑制作用。此外,核桃对癌症患者还有镇痛、提升白血球及保护肝脏等作用。(4)健脑防老。核桃仁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及人体营养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,这些成分皆为大脑组织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,能滋养脑细胞,增强脑功能。(5)净化血液,降低胆固醇。核桃仁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,并可溶解胆固醇,排除血管壁内的污垢杂质,使血液净化,从而为人体提供更好的新鲜血液。

道口烧鸡

豫北滑县道口镇,素有'烧鸡之乡'的称号。'义兴张'的道口烧鸡,象金华火腿、高邮鸭蛋、北京烤鸭一样,在全国食品中独占鳌头,并且誉满神州,名扬海外。

道口烧鸡具有五味佳、酥香软烂、咸淡适口、肥而不腻的特点。食用不需要刀切,用手一抖,骨肉即自行分离,无论凉热、食之均余香满口。

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(公元1661年)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据<滑县志>记载,在开始的'一百多年时间里,由于技术条件差,尚未具特色,生意并不兴隆。到乾隆五十二年(公元1787年)现在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,一次在大街闲逛,偶遇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作过厨师的老友,从此得'要想烧鸡香,八料加老汤!'的秘诀。张炳按其用法、用量,依法烹制,制出的烧鸡果然大有成色,后来,又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的经验。当时,张炳的烧鸡其'色、香、味、烂'被世人称为四绝。从此,他的烧鸡声誉大振,远近闻名,并定铺号名为'义兴张'。道口烧鸡不仅远销京、津、沪、宁,而且大批销往香港。